阅读的意义:把书中的道理活出来,活出一个美好的自己
发布时间:2017-04-26 17:58:00

阅读是一件高贵的事情

 

为什么要阅读?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孩子引导到阅读的路上,让他们多读书呢?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是随着时代进步,读书的目的也不一样了。朱永新老师说,生命是有长宽高的。自然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左右,但是可以依靠锻炼尽量让其延长;社会生命是我们生命的宽度,我们也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去拓展;精神生命是我们一个人生命的高度,更是需要自己努力提升。而阅读,就是提升我们精神生命的最好途径所以读书,读好书,并且把书中的道理活出来,活出一个美好的自己,才是阅读应该有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书读了很多,但是依然不能心存悲悯,如果读了很多书,还不能让自己举止优雅,那么就是没有把书读好,或者说,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借助阅读,让自己的灵魂高贵起来。

甄别和选择须谨慎而为

 

给孩子最适合的书,才能价值最大化,所以甄别就显得非常重要。什么样的桥梁书是好的桥梁书呢?

当下很多的桥梁书只是形式上恰好吻合了桥梁书的某些特征,比如字数、形式等等,但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桥梁书。因为孩子从图画书阅读到桥梁书阅读的过渡过程中,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书的语言是否契合孩子的生活,是否吻合孩子的年龄特征。

所以往往我们看到的很多桥梁书,不是以儿童视角写儿童的世界,而完全是一个成人在写一个成人眼里的儿童世界,这样的书是不会受到孩子喜欢的。而一些经典桥梁书,无论内容还是文字,都非常吻合孩子的身心特点,深受孩子喜爱。比如萌萌鸟系列《单身狗》这本书里,就有这样的文字:

那天,驴子走路,前面走着一头猪。

驴子叫道:“那猪,赶紧走开!你把我要走的路弄脏了”。

这样的情景,这样的语言,就是非常吻合孩子语言特点的,他们在读的时候会有深切的共鸣。可是往往我们大人觉得,这样的话有什么啊?平淡无奇嘛!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不能让我的孩子积累好词好句,没有什么特别的修辞,不能让我的孩子学会语法……但是我们会发现,是我们的功利心理,造成了在孩子阅读问题上的诸多困扰,而不是孩子真的有什么问题

 

用心为孩子搭建阅读的桥梁

 

以“萌萌鸟系列”为例,阅读顺序可以略做调整,让孩子循序渐进,拥有最大的收获。比如我会把《怎么对付一只鹰》和《乌雀镇保卫战》放在一起,把《单身狗》《矮脚鸡》放一起;《外婆树》《兔子庄园》《拯救渔翁》放一起。我会先让孩子看《盗马贼》,然后再看《偷走娃娃的人》。我会把《河边的小木屋》和《玫瑰三姐妹》放一起。

 

因为对孩子来说,一方面是相似的故事,可以对比思考,一方面先“丢了马”,然后找回来了,孩子内心对这个美好的结局是感觉到安全和安慰的。之后再“丢了娃娃”,这样孩子内心会有一个心理预期,那就是娃娃一定能找回来的信念,但是和找马不一样,这次又会遇到什么呢?孩子的兴趣就被勾起来了。当结尾依然是一个美好结局的时候,孩子对“被偷”既有了认识,但同时会有一种坚定相信邪不压正的信念和战胜邪恶的勇气

 

比如《河边的小木屋》讲述老奶奶失去了老伴一个人孤苦伶仃生活的遭遇,结局是伤感的,孩子会觉得有些压抑。但是接着是《玫瑰三姐妹》的话,三姐妹虽然失去了父母,但是种植了代表爱的玫瑰,在哇哇帮助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会体验到一种幸福感,面对突如其来的境遇会学会如何坦然面对

 

如果孩子一本本读下来,我们再引领孩子借助这样的分类深入思考,收获应该会更大。但是也不必太过刻板。比如《矮脚鸡》和《单身狗》,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个体的不同遭遇、不同经历,矮脚鸡最终选择了不自由的安逸,而流浪狗却不是,那么我们可以和孩子讨论,发表自己对它们的看法。不过要记住,没有优劣,只有不同,千万不能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

 

总之,低段的孩子自己会反复读一本书,相当于精读,中段会对量有一个渴求,可谓如饥似渴,这个阶段孩子可以猜读跳读,高段就得是对经典进行精读了。如果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书愿意和你深入探讨,那这个时候就是最恰当的时候,则不必拘泥。

首页 转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