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育中的“悟”与“思”
发布时间:2020-05-26 15:45:44


阅读,读的是书,品的是情,思的是理,悟的是道。读书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而是通过阅读引入深刻的思考,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求索,慢慢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回到阅读中慢慢萃取、凝结、升华。



易中天先生认为读书,个性是读文史类的书,悟性往往是最重要的。他强调要敢于质疑书本,用现实检验书本的正确与否,而不是成为书的奴隶。李开复则将学习化成了四个阶段,即扎实基础、举- -反三、无师自通和融会贯通。这四个阶段是一个依次推进的过程。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从李敖的细腻、易中天的悟性、李开复的融会贯通再追溯到孔子的学与思,我们会发现这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他们都强调一个字:"悟”。 即在博学的基础上领悟文字的真谛,用自己的心灵与智慧去辨别书本的真伪,从而到达不感的境界。

阅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从知识的接受,到内化吸收,再到知识的输出运用,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读书与思考,就如同吃食与咀嚼,只读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便无法化为“己有”,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只思不学,如空中楼阁,徒有空架子,没有真才学。只有读而思之,思而再读之,边读边思,读思结合,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才能获得阅读的效果最大化。
首页 转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