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什么?——从“能看”到“爱看”
发布时间:2022-12-16 15:01:30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公益类型相关阅读室的图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相关部门采购,另一方面是社会捐赠。 

前者一般比较有保障,保证基本的儿童阅览需求。但问题是,这些图书一经采购便“端起铁饭碗”,无法有效地做到针对学校精准投放、针对年级精准调配。而社会捐赠则面临着图书“供求关系不相称”,一次性的捐助后往往没有后续跟进。

当然,只解决“什么书能看”,远远无法达到目的。对于面向学生尤其是少年儿童的阅读推广而言,更重要的是解决“什么书孩子爱看”的问题。
 

“不要什么书都像课本一样,”靳元对所在学校图书室的情况也有一定程度的质疑,“我就觉得漫画中国史这类的图书很好看,形式新颖,内容活泼,还符合年轻人的语言体系。”

除了风格上的年轻化,对于“阅读什么”这个话题,最优的解答似乎是“多元”二字,浩如烟海的书籍背后蕴含着无穷力量。

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科普作家罗会仟的角度来看,儿时从堂兄家藏书里翻出的那套《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是他的“一元”。这套“意外之喜”让他如获至宝,佐着《新华字典》,他把这本书从小学翻到高中。

对于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而言,小时候读过并深受影响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是他的“一元”。或许正是从这个历险开始,他有了《颜色的名字》,到达《纸现场》,讲起《河边的日子》。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在1994年第二次征战高考,终于如愿考进南京大学天文系,并接触到了彼时刚出版不久的《第一推动丛书》。二十余年过去,他特别撰文,将这系列书籍称为自己的科学启蒙之书。

无论是科学家、作家、画家,还是主持人、演员、医生,无数个来自社会的“元”汇集,从不同角度释放阅读的魅力。

此时的阅读,与任何事情无关,只与孩子们链接。

首页 转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