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以身作则,千万别让看书变成孩子的惩罚!
发布时间:2022-01-13 14:40:07

近十年来,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深深了解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所以积极推展儿童阅读运动,这些年在台湾也是如此,从都市到偏乡,从山上到海滨,都有许多怀抱热情的故事妈妈以及来自企业或大学的志工到各个小学陪伴孩子阅读,各级教育体系也使用很多奖励办法来鼓励孩子多读书,这些努力虽然达到某些效果,但是大部分的活动就只是活动,无法养成孩子长期且自发性的阅读兴趣。

  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在学校的环境发生,是课程的一部分,当孩子回到家之后,若家长没有在生活中示范,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真正的兴趣,那么学校的活动可能就会像放烟火一样,一闪即逝。

  假如父母整个晚上都在看电视,却叫孩子进房间读书,或者孩子不乖闯祸了,父母的处罚是:“进房间读书,三个小时不准看电视。”孩子无形中就会认为读书是处罚,是痛苦的,于是就会离书本愈来愈远了。

  像我家在孩子出生之后就把电视机送走,家里没有电视机之后,多出了很多亲子互动、亲子一起学习的机会,全家人也可以安静地进入书中的美好天地。

  若是孩子从小就看见父母有空就陶醉在书里的世界,然后家里也有适合他们年龄阅读的有趣书籍,不必我们“推动”或用言语训诫,孩子就会跟着我们爱上阅读。

  营造情境式学习:把家里变成图书馆,增加孩子翻书、阅读的机会!

  养成孩子阅读习惯很重要的条件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范围中有书,不管是班上的班级图书馆,或是住家旁边的公立图书馆,或者是把家里变成有很多藏书的图书馆。

  心理学的研究不断地证明人是情境的动物,我们的行为反应会随着所处时空与场景氛围而改变,若以更长的时间来看,人的性格甚至外貌形体也会随着我们生活的环境而改变。换句话说,人可以选择环境甚至改变环境,可是一旦住进去之后,环境就会反过来改变我们,这也就是建筑学大师莱特所说的“人塑造环境,环境塑造人”。

  因此,让孩子的生活环境中充满了书,是“让孩子爱上阅读”非常简单、非常有效的方法。

  环境除了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空间之外,我们每天所接触的讯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文化,也都是环境的一部分。人真的很难逃脱环境的影响,除非我们能非常自觉地察知我们与环境的关系,并且通过阅读或真实体验来建构对另一种生活的想象,那种憧憬我认为是超越环境限制的唯一力量。

  这就是阅读可以改变我们人生的原因,因此若是我们想让偏乡或文化刺激不足地区的孩子减少城乡差距,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最有效、也是耗用资源最少的投资了。

  除了公家或学校的图书馆藏书要增加,同时也要想办法增加学生的使用率之外,如果父母经济能力许可的话,尽量要多买书,至少要帮孩子准备他自己的书架,上面摆放的不是教科书而是他喜欢的小说,当然若是可能的话,这个图书架能扩大成书房,或者把家里的空间都摆满了书,像是图书馆一样,那就更棒了。

  像我家除了没有电视机,也没有酒柜或沙发椅,只有一个像图书馆那样超大的阅读桌(乒乓球桌般大),四周都是书墙,孩子回到家里就是端坐在桌前看书。

  有人会说为什么要买书,反正书可以从图书馆借就好,干吗花钱买?我觉得建立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藏书有两个目的,一是任何值得看或自己喜欢的书,一定有重读的必要,最好随时摆放在自己身边,二则是有些好书目前或许没时间读,但是我们想看或值得我们看,这些书若没有时时刻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范围内,在视野所及之处,阅读的机会当然就少了许多。

  尤其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多多少少会有点叛逆,往往我们愈要他们做的事,他们愈不想做,我们愈是推荐他们看的书,他们愈是排斥,所以我建议千万不要勉强他们,只要悄悄地准备一些有趣的书或希望他们看的书,随意置放在家里、餐桌旁、玄关上,或厕所里,反正若是家里四处都是书,现在的书封面都设计得很吸引人,书名也取得很有创意,孩子总有穷极无聊或无所事事的时刻,他们或许就会随手拿起来翻阅,若是其中一句话,或一段故事引起他们的兴趣,或许就这么一头栽入书中的动人世界了。

  用故事启发孩子对知识的热情!

  我们常会抱着学龄前及刚刚学着认字的孩子在怀里,亲子共读绘本与图画书,通过那些充满想象的故事让孩子认识世界。

  可是,似乎没有多久,随着孩子上学后愈来愈多的评量与测验卷,我们要求孩子坐在书桌前背诵许多知识,并且力求没有错误,好让孩子可以填上正确的标准答案,获得高分。

  据说曾经有个研究生问爱因斯坦:“听说期末考的题目是考古题?”这位最伟大的科学家回答说:“没错,跟去年一样。”当研究生高兴地转身离去时,爱因斯坦又补充了一句:“题目一样,但是答案不一样。”

  的确,科学的精神在于解释,给一个好的、合理的说法,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堆积。所谓解释就是设法替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赋予意义,其实也就是给一个合理或好玩的故事。

  孩子必须通过故事来启发对于知识的热情,在生动、有趣且生活化的故事引领下,知识不再是令人恐惧必须背诵、考试的数据。甚至当孩子习惯这种将每个观察到的现象编出一个合理的故事时,无形中就培养出孩子真正的科学精神,也能让他们跳脱只追求一个标准答案的僵化思考,养成孩子想象与创造的能力!

  我们也可以通过故事勾引起孩子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其实只要有了强烈的动机,一切该具备的知识,孩子自己就会去寻找。

  由好奇引发的学习动机是最有效且最持久的,就像有位作家曾说:“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

  其实这对大人也有效,因为生活中我们能看见的事物,都是我们关心或正在寻找的,如果不是通过感官,引起我们情绪、情感的投入,外界的事物在我们的理智或学习中,是不会存在的。

  阅读让孩子得以探索隐藏版的自我,也观照辽阔的世界。我总觉得一本我们喜欢的书,一定是它能呼应我们心中某个渴望。换句话说,阅读一本打动我们的书,其实阅读的是自己生命的光影,探索不曾了解的自己。因为书本犹如一面神奇的魔镜,镜中反射出隐藏的自我;书本也犹如我们的心灵之窗,借着阅读,通过书我们得以观照这个世界。

  一定要帮自己或帮孩子把他不同生命阶段所喜欢的书留在身边,有人说用相片来写日记,我觉得用书可以记录我们的人生,留下我们生命成长中不同的体会与精神蜕变的历程。

  因此,虽然我会去图书馆借书,但是我也会建立属于自己的藏书,近代有名的阅读者也是藏书家海莲·汉芙就曾说:“我绝不买一本没读过的书,那不是跟买衣服没有试穿过一样冒失吗?”

  我们除了要帮孩子买书之外,也要为自己买书。很多大人以太忙没有时间阅读为借口,没有养成购书的习惯,当然就更没有机会养成阅读的习惯了。其实我总觉得不是找到时间才去阅读,而是当我们阅读了以后才会有了阅读的时间(这句有点难懂的话,却是我最深刻的体会),因此随时随地手边有书是很重要的事。

  这些年,我总是不断地鼓励身边的朋友买书,并且说:“太忙没时间看也没关系,把书买回家摆着,只要到处都是书,也就会改变我们的气质!”其实这是真的呀!即便没有看过书架上的书,但是我们吃饭、上厕所,在家里走过来走过去时,总会不断看到这些书、这些书名,潜意识里就多了许多想象,就如同有位作家所说的,“没看过书的内容,可是却盯着它们或色彩斑斓或凝重沉稳的封面时,以另外一种方式了解这些书。”

  所以我赞成十八世纪某位哲学家所说的:“有一点点钱的时候,我先买书,剩下的,再买吃与穿的。”把家里变成图书馆,是引领孩子喜欢上阅读最有效的方法。

首页 转发 分享